緣起:
由於育有雙兒的緣故,我開始關心「親子教育」類的話題,幼兒教育、學齡前教育、學齡教育等等。 當然我也發現關於「孩子的教育」這件事情,由於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不同,所以每位家長關心的方向也不太一樣。 對此我挺樂見其成的,表示我們的社會日益多元,並且真正開始接納開放的選擇。
然而作為這一代的家長其實充滿矛盾,我們在求學時期受到諸多衝擊,不論入學方式變得如何「多元」,我們依然身處「學歷掛帥、分數至上」的時代。 經歷一番寒徹骨之後我們終於上了大學,沒想到台灣的大學卻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緊接著我們進入職場,我們所遇到最大的困惑在於:當整個社會習慣以22k去衡量我們的所學所用時,沒有人告訴前途茫茫的我們該何去何從?
留在職場上載浮載沉之後,總算打拼出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於是我們決定孕育愛的結晶。 然而,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我們開始感到焦慮,我們不希望下一代重蹈我們的覆轍,並且開始隱隱約約有所察覺學歷似乎不再是保證未來的萬靈丹,因為我們看到許多振奮人心的例子:皮克斯動畫分鏡師張永翰、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師傅、台灣最受歡迎的昆蟲老師吳沁婕、台灣最具知名度的公民駭客唐鳳等等 (按丁麻覺得美觀的排版排序)
理當而言,我應該更泰然自若才對,看到成績不好或是體制外的孩子也有了另一片天空,因此慶幸我們的孩子不必飽受學業之苦。 未料我卻陷入另一個更艱難的矛盾為(不知道是否有跟我相同憂慮的家長) 當學歷不再是教育的主力時,當學校不再是培養孩子面對社會的前哨站時,我們的孩子似乎面臨著更艱困的未來!(以我個人之淺見,我並非認同學歷不重要,但是我認為「學無以致用」這點卻很值得我們省思)
於是,我開始試圖去了解翻轉教育究竟都在翻轉那些東西?(畢竟我們也離學校好些日子了嘛!?) ,孩子現在面臨的教育體制和現況為何?為何孩子在學校花那麼多時間卻學習效果不彰? 孩子即將面臨的教改「12年國教和107課綱」內容為何? 孩子又應該在求學階段培養出那些一輩子皆受用的能力?
這便是我參加《贏在未來的能力─2016教育年會》的起心動念 我關心我的孩子所面對的未來 我希望我的孩子擁有比我更好的未來
(2016.08 希望牽你到比我更好的未來 可丁留影)
這個【聆聽隨筆】是我參加《贏在未來的能力─2016教育年會》所書寫的心得與筆記,非常具個人風格及立場的。所以若是想看詳盡演講內容的人,還是去google比較妥當喔!
演講者為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綱主席哈梅琳(Irmeli Halinen)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芬蘭的教育體系,九年的基礎教育之後(也就是國中以後),他們就為日後究竟是繼續「大學教育」或是「技職教育」做出選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學教育」和「技職教育」之間有雙向的箭頭,與哈梅琳(Irmeli Halinen)所述相呼應在芬蘭的孩子不會因為做出甚麼選擇之後就此定終生,在芬蘭的孩子隨時擁有重新檢視以及做出改變的機會。
接下來哈梅琳(Irmeli Halinen)讚賞芬蘭的老師是很棒的,教師素質高(必須碩士畢業而且錄取率不高),教師的社經地位高,讓很多優秀的年輕人想成為老師,教師教學的自主性也高(小學無升學壓力),所以老師教學活潑度佳。
哈梅琳(Irmeli Halinen)拋出一個問題請參加《贏在未來的能力─2016教育年會》的人思考,what is the high quality learning? meaningful,enjoyable,sustainable,我自己的答案是motivation,我重視孩子學習的動機是主動或是被動。
因此,為了要讓小學生優質的學習,有四大關鍵是課綱改革的重點:
我特別有印象的地方在於,哈梅琳(Irmeli Halinen)強調在基礎教育的領域裡,為了讓小學生更愉快更深入的學習,老師必須去思考孩子的經驗與能力來自於哪裡?進而去打造一個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讓孩子願意主動學習,哈梅琳(Irmeli Halinen)以三張照片為例,分享芬蘭小學生實際上課的狀況(第一張有點遺憾沒拍到)依序討論的是─孩子對老師充滿信任、在課堂上分享的機制、孩子專注在自己的學習上
哈梅琳(Irmeli Halinen)認為小學生在學習上有正向的經驗並且得以與生活經驗結合才是讓他們願意主動學習的不二法門 在演講中哈梅琳(Irmeli Halinen)提到,他們實地訪問過約6000名小學生,他們認為上學最重要的事情並非學業而是友誼、被老師信任嗎或是有被公平對待嗎?
丁麻感悟:我想這應該是為什麼她不斷強調與生活經驗結合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必須從孩子在乎的事情上著手,比較有可能引發孩子學習的動機 (因為整個演講皆為英語,我有時候是會有點恍神!!?)
接著哈梅琳(Irmeli Halinen)又從基礎教育所應具備的能力談到跨科別、跨領域的學習。 原來芬蘭已經開始實施無科別的學習方式,他們認為未來孩子的「自我管理」與「整合能力」非常重要,他們在乎他們的孩子是否能夠由小至大的自主管理例如健康、安全、時間、金錢至未來;他們在乎他們的孩子是否可以將不同科別中的知識與技能整合在一起並和生活有所關聯。 芬蘭於政策中也規定老師必需制定一年一次跨界跨領域的學習計畫提供給孩子學習,同時必需藉由評量(不是考試喔)去了解孩子在學習上所面對的困境並予以個別指導。
哈梅琳(Irmeli Halinen)提出了兩個例子分享─如何跨領域的學習(另一個例子舉芬蘭本地一個觀光景點,在這邊我不多加著墨) ,她提到手機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者,老師能從手機帶領孩子了解,例如擁有手機改變了生活哪些部分? 語言表達的是否有改變? 溝通的歷史進程(學科方面)? 數學統計資料與科技的應用? 討論倫理道德問題等等
最後哈梅琳(Irmeli Halinen)提到芬蘭修改課綱之後也面對到了一些困境
最後整個論壇以專家學者和哈梅琳(Irmeli Halinen)的對談作為結尾,談台灣的新課綱所面對的各種難題。 「適性揚才,重視差異」是新課綱好的立意與出發點,著重培養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知識的學習表現為核心價值。但是若是大學的招生方式和以前一樣,那由考試領導學習的陋習還是會僵化孩子們的學習甚至發展。
隨著〈贏在未來的能力─2016教育年會〉散會,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1.我們的孩子絕對值得更快樂的學習,但那不代表「不要求成果」(芬蘭的PISA成績名列前茅) (丁麻更深入了解:芬蘭其實擁有全世界最難的高中畢業考,一個科目考六個小時皆為申論題並且需考四科) 在看待孩子學習時我應該如何取得平衡?
2.當全世界都在為了變化迅速的大環境做準備時,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一輩子皆可受用的能力?
3.新課綱實施之後,舊有的升學模式和我們大不相同且非常不明朗,例如:大學的考試方式或許會變?甚至高中也會變成特色高中?例如A高中著重語文、B高中著重理科等等,簡言之,在選高中時(甚至更小)就必須考量孩子的生涯規劃,這個重責大任,我要如何陪伴孩子做出選擇?
(問題太多太雜,還是先去喝一杯好了? )
(喝一杯之前,先看一下一個最近火紅的影片!?)
(看完影片之後,來讀一段楊照的話!)
抱歉,我無法支持「自學」,因為孩子需要同學、需要朋友,尤其最重要的,需要不是家長幫他挑選的朋友。
即使台灣的教育體制如此令我困擾,我從來不敢想要自己教。對我來說,孩子成長中最迫切需要的,是認識這個世界有多大,意識到人的多樣性,打開好奇張望的眼睛。一個家庭,家庭的網絡,甚至某種組織團體,都不夠大,因為那裡面都是家長熟悉、家長選擇過的,應該用我們的選擇、我們的視野來限制孩子嗎?把孩子關在我們自己熟悉的人際關係、我們熟悉的道路上,不只是孩子受了限制,另外一項損失是,孩子也就不會在成長過程中從外面帶回我們陌生的刺激,相對地讓我們開眼界、讓我們成長。 本文摘錄自風傳媒 楊照專文:我無法支持在家自學(2016.04.15)
(文章至此,發自內心的感覺要喝兩杯才夠!背景音樂搭配黃小琥的沒那麼簡單之媽媽版)
丁麻自high「沒那麼簡單!就能把小孩養大,其他全不管~~~~~」?
<<點擊分享文章>>